菜粕難有大漲 菜油繼續走熊
- 分類:新聞中心
- 作者:王亮亮
- 來源:和訊期貨
- 發布時間:2022-09-20 08:16
- 訪問量:
【概要描述】2022年三季度菜粕主要是追隨臨池豆粕走勢,但菜粕自身基本面更弱。美聯儲為抑制高通脹加息預期較強,對于美豆形成利空壓力。除了美豆的影響以外,我國增加了菜粕的進口以彌補菜籽進口的短缺。四季度菜籽大量到港,受制于今年南方高溫的緣故,水產對于菜粕的需求沒有放大到支撐菜粕價格的程度,禽類需求表現平穩,豆菜粕價差持續擴大。 菜油主力01合約先抑后揚再抑,整體表現偏弱。通脹-加息-衰退的邏輯導致資金風險偏好
菜粕難有大漲 菜油繼續走熊
【概要描述】2022年三季度菜粕主要是追隨臨池豆粕走勢,但菜粕自身基本面更弱。美聯儲為抑制高通脹加息預期較強,對于美豆形成利空壓力。除了美豆的影響以外,我國增加了菜粕的進口以彌補菜籽進口的短缺。四季度菜籽大量到港,受制于今年南方高溫的緣故,水產對于菜粕的需求沒有放大到支撐菜粕價格的程度,禽類需求表現平穩,豆菜粕價差持續擴大。 菜油主力01合約先抑后揚再抑,整體表現偏弱。通脹-加息-衰退的邏輯導致資金風險偏好
- 分類:新聞中心
- 作者:王亮亮
- 來源:和訊期貨
- 發布時間:2022-09-20 08:16
- 訪問量:
2022年三季度菜粕主要是追隨臨池豆粕走勢,但菜粕自身基本面更弱。美聯儲為抑制高通脹加息預期較強,對于美豆形成利空壓力。除了美豆的影響以外,我國增加了菜粕的進口以彌補菜籽進口的短缺。四季度菜籽大量到港,受制于今年南方高溫的緣故,水產對于菜粕的需求沒有放大到支撐菜粕價格的程度,禽類需求表現平穩,豆菜粕價差持續擴大。
菜油主力01合約先抑后揚再抑,整體表現偏弱。通脹-加息-衰退的邏輯導致資金風險偏好快速下降,大宗商品價格系統性走弱。烏克蘭植物油貿易數量恢復性增加,地緣政治因素產生的升水逐步去化。此外印尼棕櫚油出口刺激政策頻出也是導致豆油期價大幅走弱的核心因素之一。
加拿大菜籽產量也恢復至2000萬噸水平,我國后期菜籽及菜粕預計大量到港,且四季度菜粕需求逐步轉淡。美豆大概率豐產,多家機構也預測巴西新作大豆產量有望上沖1.5億噸上方,美豆及豆粕也將持續對菜粕價格向下施壓,四季度預計菜粕仍將走弱。結合技術面來看,RM2301合約對應新作上市周期,上揚空間3000-3150,下抑空間看到2450元/噸。
在新作加拿大菜籽及美豆豐產預期的背景下,疊加棕櫚油增產周期,預計9-11月菜油承壓運行,11月以后面臨節前備貨,或對價格有所提振。結合技術面來看,菜油主力01合約預計會在10000位置有支撐,但向下突破的概率較大,下方空間看到8800-9500元/噸附近。
風險點:俄烏局勢、新作美豆大幅減產、南美天氣惡化。
一、2022年三季度菜粕、菜油行情回顧
2022年三季度,菜粕市場結構依舊表現為近強遠弱,期貨價格先抑后揚。鄭商所菜粕主力01合約從7月初的2830元/噸下探至2596元/噸后反彈至2900上方承壓,截至9月中上旬菜粕主力01合約收于2850元/噸上方。7月份以來,菜粕主力01合約成交2349.2萬手,截至9月中上旬持倉40萬手。
2022年三季度菜粕主要是追隨臨池豆粕走勢,但菜粕自身基本面更弱。美聯儲為抑制高通脹加息預期較強,對于美豆形成利空壓力。除了美豆的影響以外,我國增加了菜粕的進口以彌補菜籽進口的短缺。四季度菜籽大量到港,受制于今年南方高溫的緣故,水產對于菜粕的需求沒有放大到支撐菜粕價格的程度,禽類需求表現平穩,豆菜粕價差持續擴大。
2022年7月以來,菜油主力01合約先抑后揚再抑,整體表現偏弱,7月初菜油主力01合約開于11522元/噸,最低下探至9735元/噸,9月測試10000支撐暫時有效,中上旬收于10360附近。7月初至9月中上旬,菜油主力01合約成交916.8萬手,截至9月中旬持倉15.1萬手。七月上旬通脹-加息-衰退的邏輯導致資金風險偏好快速下降,大宗商品價格系統性走弱。烏克蘭植物油貿易數量恢復性增加,地緣政治因素產生的升水逐步去化。此外印尼棕櫚油出口刺激政策頻出也是導致豆油期價大幅走弱的核心因素之一。
二、全球菜籽生產情況分析
2021/22年度全球油菜籽庫存消費比將創出歷史新低,整體供給較為緊張。據8月USDA供需報告顯示,2021/22年度全球油菜籽產量預估為7231萬噸,同比2020/21年度的7388萬噸下降157萬噸,降幅2.13% 。具體來看,除加拿大以外其余菜籽主產國均出現增產,但難抵加拿大減產幅度,加拿大菜籽產量預計同比下降35.33%至1260萬噸,此前5年產量均值為2023.56萬噸。
2022/23年度新作全球菜籽來看,除了澳大利亞因作物面積下降以外,其余菜籽主產國產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據8月USDA供需報告顯示,2022/23年度菜籽產量8248萬噸,同比增加14.06% 。由于生物柴油的推進疊加飼用需求的增加,菜籽在22/23年度需求量被上調至7918萬噸,同比上漲6.88% 。由于加拿大舊作菜籽的大幅減少,導致舊作菜籽庫存大幅減少,全球新作油菜籽庫銷比有所回升,但仍舊處于近15年來的偏低水平。新作菜籽將會較大的緩解全球油菜籽供應偏緊的態勢。
加拿大統計局數據顯示,預計22/23年度油菜籽種植面積為2140萬英畝,同比下降4.7%。USDA預估22/23年度加拿大油菜籽播種面積為860萬公頃,同比下降4.5%。
據USDA數據顯示,2022/23年度加拿大出口量恢復至880萬噸,同比增加76%;加拿大其國內壓榨量預計將從去年的840萬噸增加到990萬噸。舊作菜籽期末庫存預估為69.3萬噸,同比減少60.13% 。加拿大新作菜籽單產預期較好,單產預計為2.14噸/公頃,高于去年的1.4噸/公頃,產量預計增加至2000萬噸,同比增加58.73% 。經歷過21/22年度嚴重干旱以后,疊加俄烏摩擦進一步提升谷物的價格,加拿大農戶轉而種植低風險谷物如小麥、小扁豆、玉米和燕麥等,因而加拿大油菜籽播種面積下降。總體依舊是朝向供應恢復的方向發展,我國菜籽供應預計也將表現為先緊后松。
三、我國菜籽系進口情況分析
自2009年我國商檢部門實施臨時性檢驗檢疫措施后,進口油菜籽實際上只能有限制性地進入我國少數沿海非主產區,促使我國沿海地區的進口油菜籽加工產能快速增長,隨著我國油菜類品種相關金融市場的完善和企業盈利模式的改善,2014年沿海油菜籽加工產能的再度擴張,我國已經邁入對進口油菜籽的“高剛需”時期,2014年以來我國油菜籽進口量大幅增長,不過由于我國進口油菜籽對加拿大依賴度達85%以上,2019年中加貿易關系緊張之后,進口量被動下滑,中加貿易關系緊張狀態已經延續兩個年度,菜籽進口量進入低位剛需狀態2021年9月5日孟晚舟成功歸國,中加關系有緩和預期。
我國油菜籽幾乎全部從加拿大進口,僅少量從俄羅斯、澳大利亞、蒙古國進口。但21/22年度來看,受制于加拿大新季菜籽同比減產35.33%,加拿大菜籽供給緊張限制了其出口能力,疊加我國進口菜籽榨利從2021年3月底至今持續虧損,僅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榨利短時間由負轉正,隨后3月中旬至今開始又轉為負值,油廠采購菜籽意愿較弱,菜籽進口數量大幅減少。6月上旬以來,進口菜籽現貨壓榨利潤由負轉正,但進口船期以及后續菜籽到港量少已是既定事實,國內油廠把目光轉向2022/23年新季加拿大油菜籽,但5-9月菜籽進口船期不積極,三季度油籽到港量較少,但預計四季度菜籽將有大量到港。2022年5月我國恢復了Richaardson和Viterra這兩家加拿大公司的市場準入資質,進而也令當月我國進口加拿大菜粕甚至油菜籽等品種的進口數量也顯著得到進一步提升,中長期我國進口菜籽系總量有望保持復蘇格局。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2年7月油菜籽進口量為9.81萬噸較7月環比增加81.61%,同比減少48.195%。2022年1-7月油菜籽總進口量為73.63萬噸,同比減少48.77% 。21/22年度我國菜籽進口量減少,且三季度到港量較少,6-9月我國菜籽供應偏緊,沿海油廠菜籽開機率維持低位;受制于菜籽進口量的減少,為有效充足供應國內需求,我國增加了菜粕的進口。2021年全年累計進口菜粕203.2萬噸,同比持平,相較近10年均值增加109.12%,2022年7月,菜粕進口16.86萬噸環比減少20.00%,同比減少25.93% 。1-7月菜粕累計進口131.47萬噸,較去年同期的115.77萬噸增幅13.56%,而較10年同期均值僅為53.90萬噸。隨著中加關系趨緩,中加兩國菜籽及菜粕進口貿易有望繼續擴大,同時增加了阿聯酋、澳大利亞的菜粕進口以解決我國菜粕需求。2021年菜油進口量大幅增加,但由于需求不佳,2022年菜油進口量下滑。2021年全年累計進口菜油204.87萬噸,較去年同期的185.06萬噸同比增加10.70%,較10年均值增加63.51%,2022年1-7月累計進口菜油61.54萬噸,同比增加12.29%,較10年均值的79.24萬噸有所減少 。
四、沿海油廠壓榨及庫存
1、國內菜籽庫存處于歷史低位
盡管本年度菜籽進口量偏低,但菜粕需求較為疲軟且菜粕進口量增加,因而菜粕庫存并未出現緊張的情況。
據Mysteel調研顯示,截至9月初,沿海油廠菜籽庫存11.97萬噸,較去年同期的28.4萬噸減少16.4萬噸,較近五年同期均值的30.8萬噸減少18.8萬噸;沿海油廠菜粕庫存2.66萬噸,較去年同期的1.45萬噸增加1.21萬噸,較近五年同期均值的2.7萬噸幾乎持平;沿海油廠開機率處于歷史極低位置,2022年7月至9月上旬沿海油廠菜籽開機率均值為11.07%,較去年同期的23.92%減少12.85個百分點,較近五年均值的28.71%下降17.64個百分點;截至9月上旬,華東菜油庫存為9.85萬噸,較去年同期的38.61萬噸減少28.76萬噸,較近五年均值的23.05萬噸減少13.2萬噸 。隨著6-9月菜籽到港量的減少,開機率也位于極低值,預計菜粕及菜油產量下降,但后續直接進口菜粕的量將會有效彌補短缺。并且四季度菜籽及菜粕預計大量到港,有效增加菜粕的供應。
五、菜粕消費情況
菜粕和豆粕同樣作為飼用需求,二者具有一定的替代關系。由于豆粕、菜粕的粗蛋白不同,菜粕差不多是豆粕的83%,達不到85%;豬料中菜粕價值相當于豆粕的72%,禽料中為77%,水產料中大致為80%。豬料中菜粕比例一般不高于5-10%。菜粕主要用于水產料和鴨料,豬料和雞料使用較少。按照普通豆粕與菜粕相差7個蛋白,每個蛋白折價80元計算,豆粕與菜粕的正常價差應在500-600元/噸之間。考慮菜粕中含油抗營養因子,豆粕與菜粕價差波動區間一般在400-700元/噸之間。低于400元/噸的豆菜粕價差將使菜粕飼用量降至較低水平。因此菜粕消費需要關注豆粕消費及價格。因此不能只考慮水產與鴨料,而是需要通盤考慮整體飼料養殖情況。
2022年以來,豆菜粕價差整體表現為“W”型走勢,3月下旬豆菜粕價差擴大至1000附近,5月初大幅走低走300附近。隨著沿海菜籽庫存的回升,7月份以來豆菜粕現貨價差快速走闊至900元/噸上方的高位,因而價差角度對于菜粕需求的抑制作用減弱。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的信息來看,7月全國工業飼料總產量2458萬噸,環比增長5.4%,同比下降6.8%,豬飼料和肉禽飼料環比都呈現小幅增長態勢。具體來看,豬飼料產量983萬噸,環比增長4.0%,同比下降11.1%;蛋禽飼料產量246萬噸,環比下降1.1%,同比下降8.7%;肉禽飼料產量743萬噸,環比增長6.0%,同比下降9.0%;水產飼料產量344萬噸,環比增長16.6%,同比增長11.8%。三季度養殖端利潤都呈現良好態勢,部分提振市場信心,強化飼料消費季節性支撐。
本年度水產養殖利潤盡管還非常可觀,但利潤較去年下滑明顯,且南方高溫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水產養殖。本年度水產養殖對于菜粕的需求是有所提振的,但并未好到明顯提振菜粕價格的程度,10月以后水產養殖進入淡季,菜粕需求將會逐步轉淡。
六、菜油消費情況
由于國內90%以上的菜籽進口來自于加拿大,而2021年國內對加拿大菜籽進口繼續采取限制,使得國內2021年菜籽進口量繼續收縮,國內對菜油的需求轉向直接進口進行替代,并增加了從加拿大以外國家的直接進口量。但2022年以來,由于菜油性價比偏弱,2022年1-7月菜油進口量大幅減少。菜油目前整體上呈現供需雙弱的局面,短期來看,全球菜籽供給偏緊,國內榨利低迷,壓榨廠進口積極性較低,據鋼聯數據8月份沿海油廠菜籽壓榨量為14.70萬噸,較上月增加8.60萬噸。需求方面,8月份沿海油廠菜油提貨量為4.79萬噸,較上月增加1.84萬,但仍處于季節性同期低位。據后續到港來看,菜油供給呈現強現實,弱預期的格局,10月份前菜籽到港依然偏少,菜油庫存會持續處于季節性低位,但10月份以后菜籽到港將恢復性增加,菜油庫存將呈現低位回升態勢。
七、菜粕供需平衡情況與后市價格研判
(一)菜籽供需平衡情況
四季度加拿大新作菜籽上市后,我國菜籽進口量預計才會明顯增加。據目前的形勢來看,我國菜籽主要進口來源國依然會是加拿大。加拿大統計局數據顯示,預計22/23年度油菜籽種植面積為2140萬英畝,同比下降4.7%。USDA預估22/23年度加拿大油菜籽播種面積為860萬公頃,同比下降4.5%。但單產預期較好,單產預計為2.14噸/公頃,高于去年的1.4噸/公頃,產量預計增加至2000萬噸,同比增加58.73% 。經歷過21/22年度嚴重干旱以后,疊加俄烏摩擦進一步提升谷物的價格,加拿大農戶轉而種植低風險谷物作物。盡管新作加菜籽庫銷比預期有所回升,但供應依然表現偏緊平衡,供需較豆粕略緊。由于我國后期有增加菜粕的進口,預計我國菜籽進口量較往年會有所下調,菜籽產量預計上調。三季度之前菜粕供應預計依舊偏緊,四季度會有明顯的緩和。
(二)菜粕供需平衡情況
四季度菜籽及菜粕到港量增加。由于21/22年度加拿大油菜籽受極端天氣影響大幅減產,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菜籽進口量,2022年1-7月油菜籽總進口量為73.63萬噸,同比減少48.77% 。在此期間我國逐步增加了菜籽粕的進口以保障國內水產料、禽料等飼料原料的供應,2022年1-7月菜粕累計進口131.47萬噸,而近十年均值僅為53.9萬噸。加拿大新作菜籽產量方面,盡管加拿大統計局公布的新作油菜籽播種面積減少4.7%至2140萬英畝,但由于單產的恢復,新作菜籽產量預計恢復至2000萬噸左右,同比增幅近60%。四季度我國菜籽及菜粕將會大量到港,而水產養殖旺季也將會在10月中下旬以后進入尾聲,菜粕現貨價格疲軟態勢將會持續,預計將會在9月中下旬以后進一步下挫。菜粕需求回暖,但提振幅度有限。菜粕主要用于淡水水產及禽類。盡管水產養殖利潤自2022年以來下滑,但利潤相對于往年依舊較好,產能也有所提升,但受制于南方高溫的緣故,需求沒有放大到支撐菜粕價格的程度,禽類需求表現平穩。豆菜粕現貨價差在3月份觸及300元/噸下方后隨即走擴,8月初價差拉升至600元/噸附近,截至目前豆菜粕價差拉升至960元/噸,菜粕較豆粕的性價比更高。據悉部分規模性自配料養殖企業調整配方增加菜粕在飼料中的占比,豬料中可以將菜粕比例提升至5%以上,替代豆粕的比例在10-50%之間。但對于中小型養殖戶及全部的飼料生產企業來說,由于技術或者飼料適口性等原因,對于菜粕的替代添加較為謹慎,短期或很難大幅提高菜粕的需求。
八、菜油供需平衡情況與后市價格研判
2021/22年度加拿大菜籽大幅減產,隨著歐盟轉向從加拿大進口菜籽,導致加拿大菜籽需求強勁。我國菜籽進口量預計將出現明顯下行,雖然我國可以尋求其他國家的進口替代,但加拿大作為全球最大的菜籽菜油出口國對我國最終進口數量影響較深。2021/22年度我國菜油供應量將出現明顯下滑,預計庫銷比下降1個百分比至31.8% ,9月前國內菜油供應或仍無法放大。22/23年度菜籽供應緊張態勢或有所緩解,菜油庫銷比預計也將回升。在四季度加拿大菜籽及美豆豐產預期的背景下,疊加棕櫚油增產周期到來,預計菜油預計承壓運行。
結合技術面來看,菜油主力01合約預計會在10000位置有支撐,但向下突破的概率較大,下方空間看到8800-9500元/噸附近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